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

民間插花與中國的節慶


民間插花與中國的節慶   

前言
        民間插花在傳統生活中,佔有重要的地位。最早來自於「宗教插花」,當初人們為了酬謝神明、祭祀祖先或祈求平安吉祥,通常會在供桌上擺設鮮花水果來敬神叫瓶供或果供,進而應用在節氣、慶典節日上。 

         中國主要的節慶:春節、元宵節、清明節、端午節、七夕、中元節、中秋節、重陽節、冬至、臘八....... 

        中國古代插花,與當時人們的生活情趣息息相關,千餘年來,國人除了在特殊的節日慶典時插花之外,對節氣也很重視,自然也將季節的感受與生活的意義反應在插花作品上。 

         其中,以二十四節氣所表現的最為強烈而明顯,幾乎融會了國人多采多姿的文化生活,以傳統優美的文化為基礎,且與現代的文化生活相契合。 

二十四節氣
       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農民為適應"天時""地利",在長期的耕作中,綜合了天文與物候、農業氣象的經驗所創設。
    "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等四立"作為四季的開始。 

        古代曆法家取冬至為一年之始,將一年分為十二等分,每個分點稱為中氣,再將二個中氣等分,其分點稱為節氣,十二個中氣加十二個節氣,俗稱二十四節氣。

         從春分起十二個中氣分別是春分、穀雨、小滿、夏至、大暑、處暑、秋分、霜降、小雪、冬至、大寒和雨水,分屬於十二個以地支排列的月份。

         春分後的節氣是清明,其後的節氣依次是立夏、芒種、小暑、立秋、白露、寒露、立冬、大雪、小寒、立春和驚蟄。 
註:天干: 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,總共十個。單數為陽,雙數為陰。
       
天干陰陽: 甲丙戊庚壬屬陽,乙丁己辛癸屬陰。
           地支: 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戍、亥,總共十二個。 

         春分和秋分晝夜平分,夏至晝最長,冬至晝最短,春分、秋分、夏至和冬至是古人最初確立的氣。其後加入的是立春、立夏、立秋和立冬。至於其他的節氣,便以該段季節常見的天氣現象或農業活動而命名,這些節氣某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中原地區的氣候。 

臘月
         臘月間十六請尾牙,二十三祭灶神,年三十回家慶團圓,圍爐吃年夜飯,守歲領壓歲錢,時序跟著流光飛逝而越發興奮,都為了迎朝歲,辭去舊歲,重新再來。 
        古人習慣上將農曆十二月叫做「臘月」。「臘」字的本義,最初是把各種祭祀配合在一起舉行的意思。

臘八節的由來:
         農曆十二月八日為臘八節,是中國傳統的臘祭和佛陀釋迦牟尼成道紀念日相融合的節日,在這個節日裡,祀天敬祖與崇佛融為一體,而且摻入了祈求農業豐收、延年益壽的因素,因此是一個很有特色的節日。





    農曆十二月八日臘八節,家家戶戶有吃臘八粥的習俗。
         臘八粥又叫「七寶粥」、「五味粥」或「佛粥」。在古時候臘八粥是用紅小荳﹑糯米煮成﹐後來材料逐漸增多;現今所用材料是用乾果、豆類煮成的,像花生、紅豆、白果、紅棗、栗子、藕乾、松仁、薏米、桂圓、核桃仁、杏仁、蓮子、葡萄乾、糯米之類,湊成八種,加上紅糖、白糖熬煮成粥。 

除夕
         貼好門神、春聯,祈求祝福一年平安;祭祖、謝天恩是除夕主要的禮敬儀式,吃過年夜飯向父母長輩叩頭拜年,感恩的心交融在春節濃濃的氣氛裡,整個新春節慶熱鬧滾滾,爆竹聲響徹,歲序更新,萬象皆春一片喜氣洋洋。 

歲朝
    歲朝,一般慣稱「春節」,時值農曆正月初一日。 

    ""的概念,是跟古代的天文節律與農作物生長的周期性緊密相聯的。

       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的循環往復,生生不息。人們在取得好收成時,總要慶賀一番,久而久之就成為〝年〞中最重要的節日。
       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""字,就有果實豐收和穀穗成熟的象徵意思。 甲骨文“年”。從禾,從人。像人背負禾谷之形。上古時庄稼春種秋收,每年只收穫一季。收穫禾谷意味著一年,會意「年」之意。

 元旦

元旦為一年之始,古稱「四氣新元旦,萬壽初今朝」,而有插花結綵、迎新納淑之俗。復借插花兆彩,以為新年之祝,為元旦重要應景節目之一。 

關於春節過年的傳說,大致有兩種說法:
一是關於"年獸"的說法,人們慶幸沒有被可怕的年獸吃掉而相互恭賀;
二是玉皇大帝曾聽信讒言要四海龍王淹死人們,幸虧觀世音菩薩的搭救,才免除了人們的浩劫,所以大年初一時,人們見面時總要互道"新喜" 

尚書大傳謂: 「為歲之朝,月之朝,日之朝」故稱三朝,也稱三始。 

常用的花材有松、竹、梅、柏、槐、蠟梅、芍藥、牡丹、桃、山茶、蘭、水仙、瑞香、薔薇、月季、天竺、建蘭、杏、百合、金盞花、辛夷、玉蘭、菊、萬年青、冬青、柿子、楊柳、芝麻梗、橘、椒、靈芝、如意、佛手等等。 

       其中的「松、竹、梅」柏、山茶、桃、椒、楊柳、甘蔗、水仙、百合、佛手、建蘭更是歲朝的代表花材。 
        配件如鞭炮、燈燭、供果、紅棗、年糕、如意、雙錢、酒器、松子、綵勝、結飾等均可搭配使用。 

: 彩勝(綵勝)即旛勝。 唐宋風俗,每逢立春日,剪紙或綢作旛戴在頭上或系在花下,以慶祝春日來臨。 唐張繼《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》詩:遙知雙彩勝,併在一金釵。宋蘇軾《葉公秉王仲至見和次韻答之》 強鑷霜鬚簪彩勝,蒼顏得酒尚能韶。
        古代的一種飾物。 立春日用五色紙或絹剪製成小旌旗、燕、蝶、金錢等形狀,簪於髻上,以示迎春。 

立春
        廿四節氣之一, 約當國曆二月四日或五日。 

各地習俗有演春、走春、鬧春、送春、慶春、咬春、點春、鞭春、鳴春、報春、打春、煨春、會春等應景活動,不勝枚舉。中國人竭盡心智,以多種方法表達對春天的期盼與喜悅。

    其中插迎春花,作春盤、掛花箋、戴花勝等。
春盤(辛盤)─五辛

春盤裡的五辛有大蒜、小蒜、韭菜、蕓苔和胡荽,是中國古代獻給春神的祭品。古人相信立春之後冒出的野菜嫩芽,可淨化大地之氣;吃下這些春之新芽,自然也能淨化人體磁場。
         春天吃五辛,除有淨化作用,也隱含著迎新的意味。
以五辛(取韭、薤、蔥、蒜、薑、興渠、蓼、蒚、芥、芹等辛味菜蔬中之五種)插盤,古稱辛盤或配加生菜,謂之春盤或辛盤(新盤) 
春盤中的蕓苔指的是油菜,胡荽又名香菜、芫荽。大蒜為春盤五辛之首。其地下鱗莖味有刺激性氣味,稱為「蒜頭」,葉子稱「青蒜」或「蒜苗」,花梗稱「蒜苔」。
     小蒜指的是蕗蕎(蕎頭)。
其中的興渠,是梵語的音譯,又名興瞿、薰渠,就是中藥的「阿魏」,原產西域,其時興渠即為洋蔥。 

花朝
「花朝」為百花生日的俗稱,或稱花節,唐代訂二月十五日為「花朝」。為花擇日,歡樂花間,在世界文化史上稱得上一件大事。

         古來花朝時上林賞花、或戲花、或鬥花、或戴花、或插花祭花神等更是花朝最重要的應景重戲。 

元宵 
        元宵為燈節,而與花之關係尤為密切,如趕花市、闖燈花、造綵花、元宵插花及花賽等俗。其中插花應用至廣。如明太祖時招遠縣志:「放筒花、瓶花、大小不一,雜以火炮,起火謂之放散花」之記載。 

正月十五是元宵節,又稱上元,元夕或燈節,是民間多彩多姿的節日,也是春節最後的一天,所以民間熱烈慶祝,故有小過年之稱。

清明
         清明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節氣。《淮南子.天文訓》云:「春分後十五日,斗指乙,則清明風至。」《歲時百問》則說:「萬物生長此時,皆清潔而明淨,故謂之清明。」

         清明約當陽曆四月四日或五日,也是掃墓祭祖、以及春遊的重要節日。。

         宋朝以後,清明最重要的活動即是掃墓,親族子孫到祖先墓前,祭拜焚香,打掃墓園,表達慎終追遠之意。   

端午
        端午為農曆五月五日,又稱「重五」,為我國三大節日之一。自古來以為重陽多邪氣、為避邪氣,多有避邪之俗。

         應景的端午節插花以堂花及齋花為多。  端午節代表花材有艾草、菖蒲、香蒲、蜀葵、石榴、梔子、萱花、午時紅等數種,其中任取五種古稱「五時花」或「午時花」。 

七夕
        七夕為農曆七月七日之夜,相傳為牛郎織女二星相會的時刻,據稱起源於楚懷王,距今約有二千餘年,是中國的情人節。由於織女星精於針織,所以歷代婦女常於七夕,設花果迎織女,祈能手藝更得巧,因稱「乞巧節」。
        七夕乞巧之俗,歷代因時因地而有不同,而插花供奉為最普遍的一項。 七夕所用的花材以竹、柳、桂、菊、千日紅、雞冠花等為最多。 

立秋
立秋代表花材有紫薇、鳳仙、雞冠、楸、梧桐、菅等,副材有蒺藜、槐花、秋海棠、葵、向日葵、文殊蘭、蝶豆花、波斯菊、玫瑰。 

中秋
       花朝月夕為人間最美好的情景,月夕即為中秋夜,時值秋季之中,天高氣爽,明月圓滿,古人附會為「團圓節」。 

        中秋配材有芙蓉、小菊、紫薇、雞冠、木槿、剪秋羅、鹿蔥、秋海棠、秋牡丹、千日紅、龍膽、蕙等,配件有貼金月餅、柚子、百果、旛燈、香燭、柚燈、香爐、桂花酒等。

重陽
         農曆九月九日俗稱上九或重九,九為陽數之極,又稱重陽,傳陽數聚積,邪氣深重,為避邪招福,乃有登高之俗,藉機插菊花枝,吃菊花糕,喝茱萸酒等古稱「秋祓」。又時逄秋高氣爽,另有鬥花,觀九花山子、放風箏,秋祭掃墓、及迎女歸(俗稱兒女節)等應景習俗。 

       古稱菊花為「延壽客」「花之隱逸者」,也是九月花盟主,東坡有「菊花開時重九」之句。
茱萸為「避邪翁」,也是「耐老郎」。

冬至
       二十四節氣之一 ,約每年陽曆1222日或23日,此時太陽正射南回歸線,就北半球而言,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。 

        冬至的主要花材 聖誕紅、梅、天竹、冬青、水仙、臘柳、竹、向日葵、旱珊瑚。此外,瑩白水仙配上旱珊瑚之類的紅果,俗稱「吉祥配」,也是豐兆。

        聖誕紅在冬至最為紅豔,又名冬至紅冬日在南,天竹又名南天,有南天迎日之意向日葵對太陽盼望之意。

        單用水仙適合書齋清供;年節廳堂插花,可以選擇花型花色不致搶過主花的同類寒香,如山茶、蠟梅就與水仙一起,被明代插花家袁宏道雅稱「花國歲寒三友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