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4月5日 星期六

認識版畫

一、 版畫之特性
版畫,顧名思義是利用「版」來作畫的一種間接藝術,也是「複數藝術」,法語Gravure、英語Print、德語Druckplatte、美語則稱Graphic Art Print。還是我們中國文字「版畫」最能完美的表達其意。
實物版畫,國際版畫上所稱之「單刷版畫」是在過程中,所作的試驗性表現,譬如以水面浮油轉印的方式,或利用滾筒直接壓印在紙面上,印出有濃厚版畫趣味的作品,但是其缺乏「製版」或固定版的形式,以及不能達到「複數印製」的單張表現,在實質上是有異於版畫特性的原則。
版畫是具有複數性的印製藝術品,但並非可以無限制的印製。在目前國際間共同的慣例,有所謂「試版」的作品(Artist Proof,簡寫為A.P.A/P),是指一件版畫作品自構思開始到印製完成之間,是有許多嘗試性的,直到最後開始印製決定性的版畫原作,此時印出的便是試版。一般慣例如印五十張,可以有十張左右的試作,通常由作者保留,而在完成此數量之後,即將原版銷毀。
限定張數是指各種試印除外,有號數的版畫作品,版的張數有一般不成文的規定,即每套作品基本張數是以2050張為標準,近年來由於對版畫的需求量增加,因此限定張數多至200300張,有時更增至1OOO張,但不管作品印多少張,均必須註明張數號數,因此限定張數是版畫的原作為保障版畫之藝術價值。
二、版畫之種類(依版的性質分)
()凸版
   凸版是指在選好的木塊或金屬版面上,以刻刀、圓鑿將無圖像(陰面)部位刻除,有圖像(陽面)且需著色部位保留,再以顏料塗刷或以油墨滾敷版面,最後經拓擦或壓印於紙表上即得之畫面。木版畫是發展最早、歷史最久的版種,除可以木板或橡膠板為之外,另有剪貼、浮凸、金屬凸版等..,。










()凹版
   凹版一詞來自義大利,係指在金屬版面從事雕刻、剔除或酸水腐蝕的過程。油墨填入雕刻的凹線或酸水浸蝕過的窪痕內,然後將表面多餘的顏料拭淨,當浸溼過的紙張與版通過凹版壓印機時,壓筒的壓力會將凹陷部分圖像的油墨吸附於紙面即得。凹版常用之版材以銅版為多,故一般慣稱凹版為銅版畫,其它版材有鋅、鋁、壓克力、紙板等
 
()平版
   平版畫是指使用油脂材料塗繪在石版或金屬版(鋁、鋅)表面,富含酸的阿拉伯膠液腐蝕版面後,使有圖形區接受油墨,無圖形區排斥油墨。這是因為油脂能吸油排水,而平版版面之均勻細孔能預存阿拉伯膠而其親水排油性,所形成油水相斥之物理變化所致,平版畫經常予人輕鬆活潑。自由流動之效果。平版雖發明於1786年,但到1820年才用於藝術創作。

(
)孔版畫(網版)
   孔版是運用「遮擋與裸空」的原理,製版藉用型紙模板黏貼(西元十八世紀中國開始使用),水油性塗料填塞、反轉成感光乳劑沖曬(I9I4年美國發明)等方法,造成網面鏤空的圖形,印刷時網上的顏料經由橡皮刮刀之擠壓力,透過網孔下達被印物表面,絹印的優點有:可同時上墨與印刷;圖像無左右顛倒之顧慮;操作方便;被印物無大小限制;墨膜濃厚色彩鮮艷;覆蓋力大;創作上深具寬潤之塑造性與適應力。


三、依版畫技巧的性質分
併用版(混合版):
   併用版係指同一版種內不同技法之表現(:直刻+蝕刻),或是不同版種的技法併合、混用(:凸版+凹版),以及採用更多樣性、複雜化的媒材與形式表現於版畫原有創作範圍以外的領域(: 單刷、影印、電腦、複製、複合、立體版畫等……)基本上,併用版種的範疇應包括混合技法與非單一性技法表現,並且沒有任何特殊條件的限制。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版畫參考資料:
版畫的技術與特性
單刷版畫
乾膠版畫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